『以前一聽有雨,就得提前碼沙袋堵門,整夜守在店裡,怕貨物被泡。現在下雨天我踏實多了。』看著店門前暢通無積水的路面,西青區津門湖街金奧國際社區商業區商戶鄭海巷露出了笑容。今年,該社區黨委協同物業公司,在小區常年積水區域安裝了智能泵站,讓防汛從『被動救急』變為『主動防御』,解決了困擾多年的積水頑疾。
金奧國際社區積水問題,根源在其地勢落差。社區黨委書記陳濤介紹,小區10至20號樓區域的地勢,比1至9號樓的商業區高出1米多,兩區域間的出入口直通地下停車場。『這個停車場成了整個社區的最低點。每逢雨天,園區與商業區的雨水全都匯入地下,停車場成了防汛的「重災區」。』陳濤說,趕上雨量大、降雨時間長時,出入口的積水最深時能超過半米。社區和物業只能靠『人海戰術』,提前通知居民挪車,清空停車場。
今年汛期前,社區啟動泵坑改造工程,將原本露天的3臺抽水泵移至地下泵坑,同時聯合技術團隊研發遠程啟泵系統,通過智慧模塊與監控室聯動,搭建起『水位監測—預警啟動—遠程啟停』的全流程自動化體系。物業工作人員只需打開手機,即可在屏幕上實時查看積水情況。『只要泵坑水位昇到警戒線,程序就會自動預警,我們在手機上點幾下,就能遠程操控多臺水泵同時排水。』物業經理薛強說。『這幾天預報連續有雨,去年這種天氣我都得提前挪車,現在雨隨下隨排,出門一點不耽誤。』居民韓女士說。(記者 莊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