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求各地严格执行 24 小时带班和值班制度,确保值班人员始终在岗在位,随时保持高度警惕。值班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,以便在接到预警信息或发生突发事件时,能够第一时间进行预警、调度和处置,最大限度减少损失。
为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汛情,松原市民政局从系统内抽调年纪轻、党性强、觉悟高的党员干部,组建了 14 人的志愿服务队和 25 人的救灾突击队。这些队伍将在汛情发生时,协助受灾养老机构进行人员转移等工作,确保面对汛情能够随时 “应战”,为防汛救灾工作提供坚实的人员保障。
进一步完善了《防汛应急预案》《防汛应急转移流程图》以及“应急避险防范手册”,明确了应急避险的方法步骤,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。同时,组织各地开展防汛演练,坚持 “真刀真枪” 模拟,让工作人员在实战化的环境中熟悉应急处置流程,提高应对险情的能力。截至目前,已有 4 个县区实现了演练全覆盖,有效提升了整体应急响应水平。
明确转移地点,下发文件指导各县(市、区)按照一层及平房、二层结构以上分类摸排养老机构基本情况。经排查,松原市共有一层及平房结构养老机构 40 家,将其作为重点转移对象,提前做好转移准备。确定转移方式和人员,依据去年防汛经验,提前编制服务人员私家车辆目录,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转移。同时,提前联系交通、卫健部门储备专业车辆,协助转移行动,明确了老人怎么转、谁来转的问题。充足储备物资,按照“宁可备而不用,不可用时无备”的原则,足额储备食品、饮用水、常用药品等生活物资。全市养老机构共准备沙袋 4360 个、铁锹 80 把、雨衣雨靴 280 套、发电机 63 台、水泵 42 台,并定期对这些物资进行检查维护,确保随时可用。落实安置地点,将全市公办养老机构作为安置点,提前拿出空余床位准备接受转移老人,保障被转移人员有住处、有饭吃、有热水喝、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,解决了老人转到哪的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