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以来,在逆周期调节政策的持续发力下,我国经济呈现稳步复苏态势。
从宏观数据来看,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.3%,增速较去年同期及全年均提升0.3个百分点;分季度看,一季度、二季度分别同比增长5.4%与5.2%,已连续三个季度保持5%以上增长,整体呈现“稳中有升”的良好趋势。
首先,消费领域在扩内需、促消费政策的持续拉动下,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.0%,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.2%;其中二季度增速达5.4%,较一季度加快0.8个百分点,消费增长势头持续向好,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。
其次,投资领域虽受房地产投资拖累,但整体结构持续优化。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.8%,若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,增速则达6.6%,仍保持稳定增长。其中,制造业投资增长7.5%,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升至25.2%,较去年同期提升1.1个百分点;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8.6%,显著高于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增速,显示投资结构正不断向高质量领域倾斜。
此外,在出口方面,尽管面临贸易政策等外部因素扰动,我国外贸仍展现出较强韧性,上半年货物出口同比增长7.2%,为经济复苏提供重要支撑。
总体而言,在积极宏观政策的推动下,我国经济稳步增长的态势已逐步传导至企业业绩层面。
截至7月16日,A股已有1527家公司发布业绩预告,占全部上市公司的28%。从披露结果看,881家企业实现盈利,占比57.7%;876家净利润同比增长,占比57.4%,其中191家实现同比扭亏,216家由盈转亏,430家持续亏损。若剔除增减幅度超1000%的极值,上市公司平均利润增长率为6.6%,整体实现正增长。
从行业维度看,硬件设备板块实现利润增长的公司数量最多,达91家,主要集中在计算机、通信与电子设备制造等领域,与我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相契合;化工与机械板块紧随其后,分别有70家和65家企业实现利润正增长;医药生物、电气设备、汽车与零配件、食品饮料等板块也均有50家以上企业实现利润增长。
若从利润增长幅度来看,剔除极值后,钢铁板块表现最优,平均利润增长率达73.8%;有色金属、非银金融、半导体板块紧随其后,平均增长率分别为64.2%、62.9%与59.6%。
另外,结合业绩“纯度”来看,非银金融表现最优,85%的企业实现增长,尤其是券商板块,已披露的25家券商业绩全部实现正增长;钢铁、半导体、有色金属板块紧随其后,利润同比增加的企业占比分别为80.8%、77.4%、74.6%。
不仅如此,在基本面的坚实支撑与产业利好的持续释放下,上半年AI产业链、创新药、新消费、数字货币等板块已先后走出阶段性行情;与此同时,在活跃资本市场的政策预期加持下,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、公募基金改革深化等积极举措持续发力,共同推动上半年股市表现亮眼,上证指数、深证指数、创业板指均录得正收益。
从A股历史规律看,每年7-8月往往进入中报密集披露期,市场资金会更聚焦企业业绩的确定性。此时,上半年净利润稳定增长、盈利能力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,更易获得资金青睐,股价表现往往跑赢大盘。
一是经济周期类资产: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的汽车产业链、家电产业链与消费电子产业链。
首先,在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下,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562.1万辆和1565.3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12.5%和11.4%,产销量首次双超1500万辆;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93.7万辆,同比增长40.3%,在新车销量中占比达44.3%。随着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推进,汽车市场有望维持高景气度,同时在“反内卷”趋势下,企业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改善。
其次,在国补带动下,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、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0.7%、22.9%;同时,国补还推动高端产品价格下探,刺激消费释放,加速行业高端化、智能化转型,预计随着国补范围不断扩容,智能家居有望延续强势表现。
此外,消费电子产业链同样受益于国补政策,上半年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4.1%;同时,得益于产品创新与消费升级,新一代可穿戴设备、AI眼镜等的商业化落地有望催生新增长点,电子产业链核心环节将持续受益于需求扩张和技术红利。
二是景气成长类:受益于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持续驱动的AI产业链、半导体板块。
首先,AI产业链方面,受算力需求爆发和应用场景快速拓展驱动,技术迭代推动算力芯片及相关硬件需求旺盛,带动AI芯片、服务器、光模块等上游环节景气度提升。
此外,半导体行业则受益于消费电子等终端需求逐步回暖,叠加AI带来的增量需求,依托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与技术突破,支撑产业长期发展,尤其在高端制程、材料设备等领域具备显著成长空间。
三是行业复苏类:券商、创新药、钢铁、有色金属等板块,聚焦周期性修复与政策红利释放。
首先,券商行业直接受益于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,今年以来日均交易额同比显著增长,两融余额维持高位,为券商业绩提供支撑;同时,随着政策持续发力,资本市场流动性不断改善,券商各业务有望迎来修复性增长。
其次,在创新药领域,随着研发管线不断丰富和临床试验推进,创新药企业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双重修复机会;特别是在医保控费和集采政策趋严的背景下,具备核心技术优势和差异化产品的创新药企业将更具竞争力。
另外,国家持续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,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,从半年报数据看,钢铁、有色板块已迎来业绩修复;受益于“反内卷”政策持续推进,行业产能有望逐步出清,当前估值处于绝对低位,未来有望迎来价值重估。
基于上述分析逻辑,我们综合梳理了10家具有业绩支撑的行业龙头企业,谨作为研究案例参考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
重要提醒:股市投资存在风险,建议投资者谨慎决策,充分评估市场波动及个股风险。
主营业务与核心产品:作为金属矿产开发领域的龙头,公司以铜、金为主,锌、银、锂为辅,形成全球化布局,境内覆盖17个省(区),境外在17个国家拥有矿山项目。
商业模式与竞争壁垒:其商业模式覆盖勘探、开采、冶炼、贸易,形成“资源+技术+市场”闭环,2024年公司铜资源量全球前四,黄金资源量全球第五,具备显著资源储量优势。
行情核心逻辑:上半年铜价高位运行,金价持续上涨,叠加公司产量稳步增长,量价齐升推动业绩确定性较强。
主营业务与核心产品:作为国内龙头券商,公司业务涵盖证券经纪、投行、资产管理、信用业务等。
商业模式与竞争壁垒:通过整合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,形成全业务链协同,在经纪、财富管理领域建立显著优势,并拥有全业务牌照。
行情核心逻辑:受益于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,市场日均交易额、两融数据均处于高位,叠加股市行情带动,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增205%-218%,增速领跑行业;同时当前估值处于低位,业绩持续改善有望支撑估值回升。
主营业务与核心产品:公司为国内CXO(医药外包服务)龙头,全球市场份额领先,服务覆盖30余个国家超6,000家客户,采用“一体化、端到端”CRDMO模式,提供从药物发现到商业化生产的全流程服务。
商业模式与竞争壁垒:公司整合CRO(合同研发)、CDMO(合同研发生产)服务。同时全球化产能布局涵盖亚洲、欧洲、北美32个基地,保障供应链韧性。
行情核心逻辑:随着全球医药投融资回暖,创新药研发需求复苏,公司订单储备充足,2025年一季度在手订单523.3亿元,同比增长47.1%,为未来收入提供有力支撑;目前公司PE(TTM)为20.81倍,低于历史中枢,具备估值修复空间。
主营业务与核心产品:公司核心业务为光模块的研发、制造与销售,产品应用于数据中心5G基站、电信传输等领域,实现光电信号转换;技术路线覆盖硅光、EML、薄膜磷酸锂等多种方案,800G产品占2025年营收65%,1.6T产品通过英伟达GB200认证并小批量交付。
商业模式与竞争壁垒:公司通过收购硅光芯片公司,实现“芯片封装-光器件-光模块”全链条覆盖,可自主生产ROSA/TOSA核心器件,并与英伟达、微软、亚马逊等北美云巨头深度合作,同时国内拓展华为、字节跳动等客户,技术领先国内同行且具备规模效应。
行情核心逻辑:受益于AI算力爆发,英伟达H20芯片对华销售解禁带动GPU集群建设加速,叠加海内外公司加大AI投资与资本开支,作为光模块龙头,公司有望直接受益于行业需求扩张。
主营业务与核心产品:作为全球最大的制冷空调控制元器件制造商、全球第五大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供应商,其核心产品电子膨胀阀、四通换向阀、微通道换热器广泛应用于空调与冰箱;新能源车热管理集成组件、电子水泵、Omega泵等则供应特斯拉、比亚迪等头部车企。
商业模式与竞争壁垒:公司与格力、美的、特斯拉等建立联合研发中心,全球48个生产基地覆盖亚洲、欧洲、北美,同时积极布局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,已进入特斯拉Optimus供应链。
行情核心逻辑: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加,渗透率逐步提升,为公司业绩提供稳定支撑;此外,人形机器人机电执行器市场空间超千亿,公司技术迁移进度领先,有望为业绩带来新增量。
主营业务与核心产品:公司核心产品为智能应用处理器芯片与数模混合芯片,其中智能应用处理器芯片覆盖全场景AIoT需求,应用于高性能AIoT算力平台,广泛分布于汽车电子、工业控制、机器视觉、消费电子、商业显示等领域。
商业模式与竞争壁垒:公司专注芯片设计与研发,生产委托台积电等代工厂,以旗舰芯片为核心,搭配周边芯片形成“阴阳互辅”解决方案;具备高分辨率影像处理、低功耗设计等核心技术,自研NPU架构支持端侧AI推理,产品在汽车电子、机器人等高端领域率先落地。
行情核心逻辑:受益于AI端侧需求爆发,AIoT设备渗透率提升,带动SoC芯片量价齐升;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汽车电子、机器人等领域,成长前景突出。
主营业务与核心产品:公司专注于高端印制电路板(PCB)的研发、生产与销售,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设备、网络设备、AI服务器、汽车电子、工控医疗、消费电子等领域,核心产品包括AI服务器用PCB、800G交换机用PCB、汽车电子板、卫星通信板。
商业模式与竞争壁垒:公司主要根据客户需求采购覆铜板、铜箔等原材料,通过核心技术生产高端PCB,深度绑定华为、中兴、亚马逊、浪潮信息等头部企业,参与客户前期研发;掌握46层以上PCB制造、微通孔局部绝缘、高速信号损耗控制等核心技术,AI服务器PCB国内市占率近50%。
行情核心逻辑:随着AI算力需求爆发,AI服务器放量,全球AI军备竞赛推动高层数PCB需求;同时智能驾驶PCB需求爆发,2025年订单量预计翻倍,叠加公司高端PCB市占率持续提升,推动毛利率从2023年14.29%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29.84%,业绩增长动力强劲。
主营业务与核心产品:作为国内扫地机器人龙头企业,公司以科沃斯品牌为核心,涵盖扫地机器人、擦窗机器人、割草机器人等;同时以添可品牌推出洗地机、吸尘器等清洁小家电,形成双品牌驱动模式,科沃斯聚焦技术高端化,添可覆盖场景多元化,共同覆盖全价格带。
商业模式与竞争壁垒:公司在扫地机器人国内市占率排名第一,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,产品在欧洲市场增速超50%,在德国与法国市占率位居第一。
行情核心逻辑:在国补政策推动下,国内扫地机器人、擦窗机器人等产品销量持续高增长;目前国内扫地机器人渗透率仅5%,未来增长空间广阔,预计随着国补持续推进,公司相关产品有望维持高增长态势。
主营业务与核心产品:公司核心产品为胰岛素制剂,主要包括三代胰岛素类似物,配套器械与创新管线;其中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国内市占率领先,为集采核心中标产品。
商业模式与竞争壁垒:公司在国内依托集采中标实现基层市场渗透,通过“量价齐升”策略优化收入结构;国际市场通过技术授权与自主销售,推动海外收入高增长。作为国内唯一掌握三代胰岛素全产业链技术的企业,公司通过欧盟GMP认证突破欧美市场准入壁垒,全产品线款胰岛素类似物形成治疗矩阵,满足差异化临床需求;同时高研发投入推动管线迭代,布局四代胰岛素。行情核心逻辑:
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增超100%,验证“集采利空出尽→量增补价→利润修复”逻辑;此外公司积极切入全球肥胖治疗市场,有望带来业绩增量,目前公司PE(TTM)为42.44倍,低于行业平均水平。
MEMS(微机电系统)惯性传感器的研发、测试与销售,产品应用于高精度导航、姿态感知及运动控制领域,核心产品为MEMS陀螺仪,应用于无人系统、航空航天、高端工业等领域,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。商业模式与竞争壁垒:公司专注芯片设计与测试,晶圆代工、封装环节外包,采用轻资产运营;以客户为导向,主要面向军工、航天、石油勘探、测绘及无人机、自动驾驶领域,客户以大型央企和科研院所为主;具备
MEMS芯片设计、ASIC控制电路、封装测试全流程自主技术闭环,陀螺仪核心性能可对标国际龙头。行情核心逻辑:当前低空经济、商业航天已纳入国家战略,
MEMS传感器需求激增;高端MEMS传感器国产化率不足20%,替代空间广阔;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应用场景,产品在自动驾驶、人形机器人、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新领域应用前景广阔。【注: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在任何情况下
“星图金融研究院”公众号后台回复“进群”,扫码添加小助手微信,免费加入星图金融研究院读者交流群,群内每日分享市场观点。)
下一篇:没有了
公司地址
博山区源泉镇南崮山北村联系电话
13646439369电子邮箱
56893233@qq.comCopyright © 2024 必威泵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17016439号